电磁屏蔽室接地规范标准

2025-03-22
4

3109ef9ee41fbf7268b9790ec443fcc.jpg

一、接地方式选择

1. 单点接地

  • 适用场景

    • 以检定、校准为目的的屏蔽室(如实验室);

    • 明确要求单点接地的特殊场所(如高精度测量环境)。


  • 技术要求

    • 屏蔽体与建筑物地面、梁柱、墙体间需绝缘,对地绝缘电阻≥10kΩ;

    • 接地点应靠近电源滤波器位置,双层屏蔽时内外层接地点需同位置;

    • 各类管道(水管、电气管路)应在滤波器处就近引入。


2. 多点接地

  • 适用场景

    • 无绝缘要求的常规电磁屏蔽室;

    • 高频环境(工作频率>1MHz)或线缆长度与波长比>0.15 时。


  • 技术要求

    • 接地间隔≤0.2λ(波长),优先采用建筑物基础接地网;

    • 屏蔽层与接地体间需低阻抗连接,避免形成地环路。



二、接地电阻要求

接地类型电阻值要求依据标准
独立接地装置≤4ΩGB 51204-2016
联合接地(与建筑共用接地网)≤1ΩGB 51204-2016
特殊用途屏蔽室按工艺要求GB 51204-2016
防静电接地(独立)≤10ΩGB 51348-2019

三、关键连接规范

  1. 电源滤波器接地
    • 金属外壳必须与屏蔽层可靠电气连接(铜缆截面积≥35mm²,焊接或压接);

    • 接地线长度≤1m,避免弯曲(需圆弧过渡,曲率半径>10 倍线径)。

  2. 管线处理
    • 进出屏蔽室的水管、气管等金属管道需在入口处做等电位连接;

    • 信号线须经屏蔽处理(如穿金属管、使用屏蔽电缆),屏蔽层两端接地。

  3. 等电位连接
    • 所有金属构件(门框、支架、线槽等)需与接地系统多点连接;

    • 防雷区交界处需设置等电位连接带,间距≤5m。


四、材料与施工要求

  1. 接地体材料
    • 优先采用镀锌扁钢(40×4mm)或铜带(25×3mm);

    • 禁止使用铝材(GB 51348-2019 12.5.8 条)。

  2. 防腐措施
    • 埋地部分需热镀锌处理,焊接点涂覆导电防腐涂料;

    • 高腐蚀环境需加大材料截面积(如铜带厚度增加 20%)。

  3. 土壤处理
    • 当土壤电阻率>100Ω・m 时,采用降阻剂(如膨润土)或深井接地极;

    • 接地沟深度≥0.8m,回填土需分层夯实。


五、验收测试

  1. 必检项目
    • 接地电阻测试(摇表法或钳形表法,需温湿度修正);

    • 屏蔽效能验证(按 GB/T 12190 标准,30MHz~1GHz 频段衰减≥60dB)。

  2. 记录要求
    • 接地系统拓扑图、连接点电阻测试值、屏蔽效能测试报告;

    • 防腐处理影像资料存档。



:涉及防爆、军工等特殊场景时,需额外参照《GJB 5792-2006 军用电磁屏蔽室通用技术要求》等专项标准。实际设计前建议进行现场电磁环境测试,根据实测数据优化接地方案。